骨质流失

根据医管局资料显示,估计香港约有30万名妇女及10万名男士有骨质流失问题,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。随着年龄增长,人步入中年以后,骨质逐渐流失,使之变得脆弱和疏松。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酸背痛,胸背疼痛或肢体虚弱乏力,最后会易发生骨折和造成变形等。香港人口老化日益严重,骨质流失的问题实在是我们现今不能忽视的。

中医把骨质流失归属于“骨痿”“骨痹”“骨枯”范畴,其主要的病因在于肾虚,但同时亦与肝,脾及血瘀有关,脏腑之间互为因果。

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髓,肾精的盛衰与人体骨头的生长发育是否强健有关,当肾之精气充盈则骨髓生化有源,骨骼得到濡养而强健有力,反之若肾之精气虚弱,则骨骼无力从而出现胫膝酸软,腰背酸痛。此外,按照中医肝主筋,肾主骨,肝肾同源的理论,肾精不足会使肝阴不足,引致血行不畅而形成血瘀,阻碍气血运行,营养物不能滋养到各个脏腑,以致骨骼缺乏营养,使筋脉失养而出现关节不利,肢体虚弱等问题。同时,脾主肌肉四肢,若脾失健运,气血生化之源不足,则四肢不得濡养,筋骨肌肉则无法生长而终致骨质变得脆弱和疏松。

既然骨质流失问题因主要是由于肾不足,所以在改善方面要着重以补肾壮骨为主,同时补益肝脾,活血化瘀。临床上,补肝壮腰强筋骨的常用中药如淫羊蒮、女贞子、补骨脂等都对骨质流失有一定功效。淫洋藿和补骨脂壮腰补阳,坚筋骨;女贞子滋补肝肾,健腰膝。

建议有骨质流失问题的人士应保持良好的心境,积极改善,作息定时,房事要有节制,平时要多锻炼体魄,使筋骨肌肉结实,同时亦要有均衡的饮食。

 

骨质流失